2013/10/5 作者楊瀛谷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寧鄉安岐村
    
現住地:新北市永和區
    
    歷:中正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系21期、正規班、研究班,國防管理學院航安班,調查局偵防班,政治大學國防事務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
    
    歷:陸總部、國防部保防安全處處長,聯合訓練暨準則發展室督察官,航空指揮部、空特部、軍情局、金防部、後備司令部政戰主任

    38
1124日,共軍三個兵團鎖定金門北海岸「東一點紅」處,直接從安岐海域上岸突圍。在戰事緊繃之際,周軍橋的父親帶著他上頭四個哥哥先躲進乾井裡,但因其一直哭嚎不斷,且眼見家廟房舍被拆,乃無奈棄守田園舉家遷往金城住居,至戰後父親再天天重返安岐務農,就這樣每日兩地奔波。
    
在他的感知裡,懂事之後也幾乎都是在炮火摧殘之中成長,其中尤以823砲戰最為激烈。接著在單打雙不打的漫長日子裡,有回睡在客廳時砲彈就正好落在他的腳跟前,至今左手腕上仍留著那時受傷過的疤痕。
    
他提到,當年上課還沒有固定的學校,有時是在宗廟,有時是在廣場,有時甚至會在有錢人家三合院中的一隅,就這般混混沌沌地在簡陋的環境下完成了小學學業。幸運的是,他們這一屆因為正在推動金門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縣」,而得以試行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石兆琮、顏生龍、李海應等等都是國中時期較為要好的玩伴。在那物質稀缺的年代,早上學校都會供應營養早餐,記得幾位同學有次在開動前就打開偷吃,恰巧讓唐與程校長撞見而被四處追著跑。而學校後山上當時駐紮著一個連,經常可以看到士兵們從事操練的景況,小小的心靈即已對部隊規律的生活步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他表示,部隊對待民眾極為友善,常會主動將剛蒸好的饅頭拿給路過的學生食用,而金門在那個年代的師資也同樣缺乏,前來支援的部隊預官或輔導長,通過講述他們的觀念和生活所見,也每每能勾喚起他心嚮往之。
    
國中畢業毫無例外的隨著赴台參加高中聯考,但他的母親總希望排行最小的他能夠留在家鄉。他說,當時金門高中並不好考,生活上又有軍訓教官規制,每天早上六點半就得到校早讀,因此整體的讀書氛圍很好,而進入高中後的男丁都會個別配置一把槍,由民防隊結合正規軍兵力共同維繫金門島的防衛。
    
高二時,周軍橋的父親不幸往生,而同學們也即將升上高三,大家無不都在為離校後的未來出路擔憂,母親自是一如既往的希望他留在家鄉,謀份老師或者公務員的工作。然而,他心想男兒志在四方,應該走出家園闖蕩闖蕩,尤其四哥周軍呼政戰第16期同學陳水在、李國基等人,常在休假時聚攏到家中小會,他更因此而已下定決心,所以畢業後便瞞著家人應考,再偷偷跑去復興崗報到。
    
民國60年,正式選擇以職業軍人作為一生的志業。他在報到之後,先集體到陸軍官校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入伍訓練,那年入伍生連計有100多名新兵,之中包括他、洪清山、許加成三人來自金門,當時外島的同學格外的令外人好奇。
    
他憶及,連長有次在連集合時要他就來自金門戰地的特殊觀點和想法,向所有的入伍生作個報告。當時,他的報告基本著重於兩個要點:1.戰爭是非常的殘酷、可怕,而和平則是非常的幸福、可貴;2.金門前線軍民的生活艱苦,但精神上卻非常團結地抱持著共赴國難的信念。
    
由於先前學生時代對書法、繪畫、美術就有著極高的興趣,也常負責製作海報、壁報,高中時並常投稿《金門青年》特刊,因此回復興崗後原有意選讀藝術系,但因已告額滿而改選政治系,不過課後乃至後來公餘之暇,他仍對這些興趣勤加練習而不輟,雖然大致是以自娛為主。
    
從原本主攻書法、水墨畫的基礎,再將學習範圍拓展到攝影、篆刻,擁有此等嗜好對他後來擔任後備司令部政戰主任頗多助益因為可以在該部所屬《金環獎》的空間裡盡情揮灑。他補充,類似的國防部《金像獎》曾在同一期間被迫停辦,但他堅持《金環獎》一定要繼續辦理,還更增加了篆刻部分,因此有效拉抬了軍人文藝水平。
    
政戰學校的學習方向是文武合一且多彩多姿的。在正常學業之外,他逢暑假時還逐年接受了通訊、駕駛、跳傘、陸戰隊戰鬥技能等專長訓練,而學校也要求學生要能說、能唱、能演、能畫、能寫,所以在金門擔任連輔導長時,他還兼任過金門日報的軍中特約記者。
    
政戰學校畢業後,周軍橋先是分發到楊梅高山頂168師歷練排長半年,當時洽遇部隊厲行500公里野營拉練(野外自行求生)訓練,營長指定由他擔任前鋒的搜索排排長職務,這對他日後面對戰場各種狀況處置、戰技和戰術發揚、官兵精神意志激勵等方面的領導統御,都有很重要的實戰體驗。
    
接著,他再獲調保修營主支援連擔任連輔導長,該連計有七個排,編制和實際士官兵員額高達300多人,師部政戰主任下派令後還特別告訴他:「依你的能力足堪重任,這個全師最重要的連隊就交給你了。」66年底,部隊移防金門下莊三個月,接著再移防至金西,其間他曾獲頒過政戰楷模、毋忘在莒典型和績優連輔導長等獎項。
    67
年,通過媒妁之言而在元旦參加了那年頭極為時興的集團結婚,儀式地點擇於金門縣政府會議廳舉行,並由金防部司令官蒞場主持,而他則是新人中唯一具有軍職身份者,格外引人注目。69年原應隨部隊移防淡水,經他打報告後續留金防部,而先後在後指部、港指部、砲指部擔任幕僚。71年,應陸總部徵調赴台服務,並於72年正式晉升中校,又因任內表現優異,75年再受國防部徵調。
    
梳理37年軍伍生涯,周軍橋歷任過排長、連輔導長、旅營級保防官、軍團保防安全處處長、總部保防安全處處長、國防部保防安全處處長、航空指揮部政戰主任、空特部政戰主任(任內晉升少將)、軍情局政戰主任、聯合訓練暨準則發展室督察官,金防部政戰主任、後備司令部政戰主任等職。
    
其中,金防部、陸總部、國防部都曾三進三出,更由於國防部保防安全處處長任內表現獲得推崇,而獲派成為金防部第一位金門籍政戰主任。一生經歷,總共獲得包含莒光楷模、忠勤勳獎章等35座,參與過國軍歷年重大實兵演習、救災行動,尤其在空特部主任任內指揮高屏大橋斷裂救援,最為深刻。也因此,909195年分別膺獲國小、國中、高中三所母校軍政類傑出校友榮銜。
    
他表示,金防部政戰主任兩年期間,民事與敦親睦鄰是其工作的兩大主軸,一本服務鄉土的熱忱與初衷,又適逢戰地政務解除,政策實施回歸地方自治,他與李炷烽縣長在掃雷、廢彈清理和廢棄營區停用與釋出等工作充分配合,如今回顧此三項工作均見成效,亦可聊堪告慰。
    
此外,他還曾帶引李炷烽和媒體首度踏上大、二膽,而他也以金防部職掌幕僚身份配合李炷烽縣長解決了新北市中和區「復興新村(即南勢角『金門新村』)原地改建案」,後來破土典禮時李炷烽還因此特地邀請他出席儀式。
    
一向抱持「順命知足,在大地上篤定地站著、走著,知道在做什麼、踏往何方,而舉重若輕、瀟灑愉悅」的人生觀,周軍橋一本金門子弟刻苦耐勞的精神,自認目前心境是「浯江子弟江湖老,羽扇綸巾依舊在,只嘆幾番夕陽紅。」從而自我總結出:一、對生命死亡展現豁達,尤其回首古寧頭戰役、炮火中遷徙和受傷、三哥因醫療疏失過世等過往時尤然;二、對親情包容「刻畫動人」;三、對鄉土關懷表露無遺。
    
基於關切鄉土的情懷,他完成於933月的碩士論文更以《社會變遷與住民意識之研究以金門為例》作為主題,在結論部分歸納推導出:一、協助民間投資,創新金門產業;二、整合珍貴史蹟,拓展獨特觀光;三、建立規範機制,以利地區商貿;四、妥謀通匯問題,活絡金融商務;五、加強以往交流,充實精神內涵;六、家為重婚姻觀,必須持續堅持;七、維護居家安全,以免心增負擔;八、強化政策內涵,凝聚居民意識;九、善用溝通管道,解決實務問題;十、前瞻非軍事區,開啟嶄新榮景等研究建議,無一不深具參考價值與意義。

新聞連結:http://www.kmdn.gov.tw/town/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29949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門日報 鄉訊人物
    全站熱搜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