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13 作者楊瀛谷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寧鄉北山村
現住地:台中市南區
學    歷:古寧國小,金寧國中,金門高中,淡江大學化學系,台灣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博士
經    歷:中央研究院化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美國耶魯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後資深研究員,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金寧鄉鄉民對「日香食品行」應該都不陌生,這裡生產    米老、口酥、糯米糕、紅龜粿等等傳統地方小點心,甚至也接受肉包、油飯等正餐食品的訂購,而這間傳統食品作坊正是李進發出生、成長和日後事業發展的搖籃,在尚未離鄉求學前的上課之餘,他身為家中老大的多數時間都是在作坊裡忙上忙下度過的。

家人需要依靠勞動養家糊口,也從來未曾要求他在課業上多花心思,沒讀過多少書的父親對他後來選擇繼續深造,基本還是站在支持立場地說了一句話:「做事情,自己要有把握!」他不諱言其實一直都沒有太多時間讀書,92年回鄉上宗祠晉匾時,趁空拜訪了金門高中校友會,談起和當時校長的女兒竟是同屆同學,他也很自然的坦言道:「校長女兒讀的是好班,自己讀的則是放牛班。」

雖然如此,但他仍是順利的在中學畢業後考上淡江大學化學系,並在不用分擔家務的情況下,全心課業耕耘而再於畢業後考取台灣大學化學研究所,同時還在碩一結束時直接跳級攻讀博士班。之後,他在攻讀博士期間開發出一種簡便合成含口夫喃或口比咯等雜環的共軛芳香環的方法,並且利用這類化合物的獨特光學性質從事發光二極體的應用,成就斐然。

91年台大畢業後,李進發陸續遠赴美國耶魯大學及英國愛丁堡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領域包括配體的設計及超分子化學,並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發表過兩篇論文。97年二月,李進發返國進入中興大學任教,主要的研究內容仍以開發新型態的催化系統為主,且為避免使用具毒性且相對昂貴的鈀金屬,而改用了低毒性和容易取得的鐵和銅為金屬來源,以進行碳-碳、碳-異原子鍵耦合反應的過渡金屬催化。

除了過渡金屬催化,他的研究專長還涵蓋光電材料和超分子化學反應。據解釋,過渡金屬催化反應可以有效地簡化化學品的製程,在學術界及工業界皆有重要的應用,舉凡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光敏性太陽能電池、藥物中間體及抗癌藥物的合成等,過渡金屬催化皆為製程中重要的關鍵步驟,應用層面廣泛。

一年之後,李進發發現了第一個鐵催化碳-硫鍵之生成反應,並發表於英國化學會重要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此篇論文至今已被引用超過40次。第二年,他進一步結合氧化銅和矽膠的多孔性分子篩進行碳-硫鍵之生成反應,其成果也發表在前揭期刊,在常被引用時也受到Synfact期刊的特別報導。如此,總計他在回國後三年期間陸續又發表了六篇研究論文。

他表示,曾經執行研究個案中包含一項極具綠色環保概念的實驗,經過巧妙利用半導體銅製程中產生的銅離子廢液,與天然稻穀中所分離出來的中孔洞氧化矽,合成為新一代的氧化銅中孔洞氧化矽,而此類催化劑可以多次回收使用而不失其催化活性,符合綠色化學的概念,不僅省下購買原料的成本,同時也能有效廢物利用。

他並指出,2010年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以鈀金屬催化耦合反應獲獎,證明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深受學界肯定。同此期間,他於從事化學學術教育和建設,以及應用化學研究所開發的突破性發明和創新,兩者均對服務國家社會構建了諸多重大貢獻,而在實驗室所發現新一代孔洞氧化矽可有效促進碳-硫以及碳-氧鍵的耦合反應,部分結果發表後亦引起了建大基金會及台灣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100年11月30日,第6屆建大文教基金會「年輕金玉學者獎」,由建大基金會董事、台大物理系名譽教授楊信男蒞臨中興大學親頒獎項予李進發教授。建大文教基金會係為發揚建大公司創辦人楊金豹、顏玉霞夫婦發展教育學術的精神,並鼓勵年輕學者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及協助國內學術單位或研究機構爭取年輕學者在台服務而特設「年輕金玉學者獎」。

該基金會每年從數學、物理與化學三個領域選出兩位表現傑出的年輕學者,得獎者連續4年每年可獲新台幣25萬元的獎勵金。該獎項自2006年開辦以來,在李進發得獎之前計有包含5位台大學者、3位清大學者和2位中研院學者在內的11位得主,現職中興大學的他是歷年得主中前無古人由本土所培養出來的博士,也是第一位獲得金玉學者獎榮譽的金門人。

自從返國之後,李進發不僅開展了個人獨立研究教學的生涯,其在執行國科會計劃至今雖然只有五年,卻已發表了14篇高品質的期刊文章,同時他也積極參與各項學術研討會議,並七次受邀於國際性會議中講演,因此還另獲得過100年中興大學「興大之光」傑出表現獎、101年亞洲核心計劃講學獎等殊榮。

現在,他每年春節都會回鄉過年,訪談見面後才意外發現,其家人經營的食品工廠竟是當地人咸認皮薄餡多、經常訂購回台送禮的商家,不過他提到金門的訂貨形態和台灣的做法很不一樣,「偶爾想休息不賣時還會被罵」,所以他的父親也常在思考如何進一步改良營運方式。另外,他育有四歲、六歲男孩各一,卻未曾考慮送他們進幼兒園,而是委由太太親自養育;他說,其實現在生活中最忙的是協助帶小孩。

最後,他認為「金廈通往成功之路」是個很值得推廣的概念,而在校時遇「金門週」舉辦展銷活動,也一定會找時間去看看來自家鄉的年輕學子,有時支援到其他科系上課,他也會趁機瞭解有無家鄉子弟,並進一步與學生們聊聊家中的情況。其實如同謝長廷的事例一般,李進發的故事無疑也在告訴我們:不要因為當下就讀的是放牛班而自慚形穢,自身只要足夠努力,都有機會進入國家最高學術殿堂接受教育。

 

資料來源:http://www.kmdn.gov.tw/Town/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26388&PageType=0&Language=1&CategoryID=22&DepartmentID=0&Keyword=(金門日報鄉訊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門日報 鄉訊人物
    全站熱搜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