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高粱 焦桐/星洲廣場/ 2009-10-04 10:48
金門高粱酒最為人樂道的是用該島特產的旱地高粱,和舊金城的“寶月泉”水釀造。釀造之初先以磨碎的小麥作酒麴,糖化澱粉,再和以高粱和大麥,溫控發酵。30幾年來,我算是忠實客戶,持續喝高粱,尤其迷戀“陳高”。
“陳高”即陳年金門高粱酒,可謂極品高粱酒,是我最喜愛的酒之一,只用來款待“剖腹來相見”的漢子。此酒在地窖中存放5年以上,待熟陳才取出灌裝,使原來的辛辣味酯化得更醇厚更圓融。
我和金門高粱酒結識於生命中最應疼惜的青春年華,那是1977年,部隊移防金門後即駐紮坑道裡,那花崗岩坑道冬暖夏涼,可惜潮濕得要命,岩壁頂部和四面不斷滲水,涓滴匯成地面上的水流,每天都覺得像泡在水裡,棉被、枕頭、衣物、文件……統統都是濕的。老士官長告誡:長期生活在這種地方容易罹患風濕、關節炎,預防之道是睡前喝一小杯高粱酒。在金門的18個月我大致遵照辦理,漸漸培養出一點酒量,並練就了一身酒膽以及豁酒拳的功力。
金門高粱酒之美,在於純粹,不摻香料的純粹美感,才入嘴,即升起一股暖流,彷彿立刻舒筋活血。炮彈般的剛烈性格,堅強地,陪伴我渡過一段痛苦的歲月,並安慰了憂鬱落寞的青年。
服兵役的男子,尤其是在離島服兵役,分隔日久,女友難免會移情別戀,失戀似乎是兵營裡的集體經驗。我服役半年後發現已被深愛的女友拋棄,頓時萬念俱灰,每天沮喪得不想醒來,乃學習借酒澆愁。不知有多少夜晚,我躺在花崗岩上,聽炮彈在頭頂上呼嘯,以及斷續從廈門傳來的心戰喊話。
總是在深夜,我吞淚灌高粱,似乎幻想醉後能豁達地忘掉一切,或醒來還能再次見到她。如今追憶,我結識金門高粱酒之始,竟帶養身療效,和精神衛生的功能。
在金門肯定喝了不少,退伍時,那個軍用大背包裡裝的幾乎全是高粱酒。運輸艦返抵高雄港已經半夜,我激動地站在甲板上,緩緩靠近港口燦爛的燈光。
運輸艦在集體的等待中打開艙口,退伍的人潮蜂湧而出。我從船艙躍向碼頭時,一度猶豫,忽然想到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好像是先用左腳陸;我終於回到家鄉,第一步究竟用左腳地比較好?抑或右腳?踟躕間兩旁的退伍軍人紛紛躍上碼頭,邁興奮的腳步快意奔跑。再也來不及思索左腳或右腳了,公平起見,我兩腳同時躍上高雄港的陸地,背幾十瓶高粱酒在碼頭狂奔。
我在金門痛飲高粱最厲害的一次是遭營輔導長、副連長惡整後,一時悲憤難抑,遂自動步槍上鏜,帶兩顆手榴彈衝出去欲幹掉他們。我的同袍、和我友誼最篤的同袍何兢武死扯活拖,把我拉去灌高粱酒。我清楚記得喝到爛醉的深夜,如何狂吐又如何爬回坑道,卻不記得高粱酒如何澆熄我的怒火。小武退役沒多久即移民美國,不知何時還能與他共飲高粱?
好像還是昨天的事,我數次重遊這座花崗岩島,看到那些參與過的工事,仍不免感慨。我在那裡服兵役期間,常帶十字鎬鑿掘各種工事,無論戰壕或野戰醫院,那花崗岩就是硬得鑿不動半寸。
金門高粱酒一開始即以戰爭英雄島的形象包裝行銷,有些酒瓶甚至設計成莒光樓、砲臺型。我愛它酒色清淨,酒味濃洌,帶花崗岩般的形容:強硬、渾厚、剛毅、組織均勻,且個性分明。
(星洲日報/台灣滋味‧焦桐)
資料來源: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3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