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3 作者楊瀛谷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寧鄉湖下村
現住地:台北市大同區
經    歷:鴻昌國際實業有限公司、鴻安紡織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暨永久名譽理事長

早期地區遍地紅土不利賺食,鄉民的生活只能靠前仆後繼的落番客匯款支持,這一因素便造就了金門成為典型的「僑鄉」。楊水應的家族也不例外,他是兄弟六人之中的老么,父兄和多數長他歲數的村丁幾乎都下南洋謀生,其中又以前往馬來西亞者為多。

因此,少年的他要負責照料內外兩位祖母,兩人都是因為年歲漸高而身體欠佳,慣常深居簡出致極少在外活動。稍長,他與同樣留在家鄉的五叔並肩從事農耕工作,每天上山下海,且有時更是清晨3、4點趁黑挑著日用品到料羅一帶販賣,再買些雞或雞蛋等土產回家,往往邁進村口都已過了子夜時分。

家中,只有哥哥唸過小學,而他則是在讀過私塾之後,10來歲便開始當「囝仔工」,「什麼都做,天剛初亮即要收花生,然後挑著充滿濕氣的六桂堂裡的花生到空地上曬」。他補充,當年金城富甲一方的楊庭全也是來自湖下,落番客楊開團蓋的洋樓則常態性的被公家佔用。

那時,家裡在慈湖現址有兩、三「場」的蚵田,他總要站在一塊小石板、再靠著另一塊石板「扲蚵」,很是辛苦。大姐嫁到南山以後,他三不五時也要撩水路通過慈湖去協助農作,而就因為有著這層關係,他所設立的「湖下旅台鄉親楊水應愛心關懷慰問低收入戶及急難鄉親專戶」,後來時時通過外甥--台電公司塔山發電廠廠長李清德,前往慰問與致贈慰問金予金門縣身心障礙協進會、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和全縣一些低收入戶及急難鄉親。

他憶及,日本佔據金門達9年之久,那時「海陸仔」兩艘戰艇的艇長,經常光顧「軍友社」而與他甚為熟稔,不過當同盟國聯軍開始空襲反擊時,他還是得在槍口下討生活。國軍來金之前,他因擁有兩艘船而過著沿海一帶「水客」的日子,總會帶著花生油等金門特產去廈門賣,再從廈門或漳州帶些日用品回來金門販售。抗戰勝利後,他又緊接承包金門縣政府到大陸內澳購鹽的業務。

他強調,這輩子無論到哪裡,他都是腳踏實地的在做事。靠著南洋匯回的些許款項,他從湖下到金城創業的初期,浮浮沉沉地租過不少個地方,最終奮鬥到現在什麼都有。在金城街上,他在經過不斷打拼後開設了兩家布行店面,一間自主獨力經營,一間全資與友人出勞務看店合夥,經常他還兼著幫南洋方面送信,義務性地服務鄉親。

民國47年823砲戰方歇之際,生意經營因萬名人口外移而頓時變得相當慘淡,而45年已出國定居馬來西亞的母親,也連番急電要他「儘速遷台」避難,他於是拋下已見基礎而頗具規模的家業,趕辦入出境手續舉家赴台。

初時,一家六口在台北市民樂街租了一個房間,與其他兩戶人家共用一屋。凡事得從頭開始,且獨生女惠珠和么兒振慶也陸續來到人間,生活費用則得賴馬國胞兄僑匯接濟。幸前線戰況逐漸穩住而亟需台灣物資供應,楊水應乃興起以縫裝布匹包裹郵寄金門供銷,從中每件可賺取台幣200元,而當年郵局尚有寄件總量限制,他還常常得大老遠跑去基隆交寄。

再過一段時日,他在布匹買賣之外更進一步的自金門運送海菜到台灣,從高雄沿路北上於各縣市承辦建材行寄賣,「什麼苦都吃過」。有了一些積蓄之後,他於是在永和中興街買下兩間公寓,其中一間自住,一間租給因印尼排華而遷台的華僑,又因自印尼回歸不能攜帶現金,僅能帶燕窩、咖啡豆等類物資隨行,他也就趁著此一機會幫著兜售。

而金門布業公會當時正在組織聯營模式,身為會員的他常被委託在台採購布匹配運回金,因此在迪化街布商間開始建立起商譽,並以此作為發展起點逐步擴張事業版圖。又由於布業生意穩步拓展,楊水應乃在民國59年選擇於大甲開設紡織廠,也即是後來的鴻安紡織廠股份有限公司。

布業之外,他又從永和勵行中學一帶做起,找土地或找朋友集資認股、分散風險從事房地產生意,再漸漸將觸角伸及於台北市區,台北龍泉市場、鄰江市場、布業大樓、維和大樓等等建築均可見他的投資,同時也與友人在林口重劃區內買賣土地。

事業有成之後,他時常會配合老縣長陳玉堂經營的金湖旅社,招待海外歸國僑親,時日一久便深為沒有一間同鄉會所所苦。有次,一位楊姓僑領感嘆說道:「北部的金門人這麼多,卻竟然沒有一個組織。」之後他就開始進行籌劃,並請當時在永和市公所任職的張輝東先生負責出面聯繫北縣市鄉親。

民國60年4月,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正式成立,由陳玉堂擔任創會理事長,並借用其金湖旅社作為同鄉會會館。62年改選時,楊水應接任第二屆理事長,且正式向台北市政府登記為人民團體,其後連任七屆,並於任內帶頭發動鄉親及華僑捐獻,購置環河北路一層公寓作為永久會址。

對於擔任理事長長達7屆之久,他強調要當理事長就要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如果僅是想要掛個名則就免了。長期奉獻同鄉事務外,楊水應亦於60年10月,參與發起世界董楊宗親總會,推選楊森將軍為會長,他則屈居副會長之職。又嗣因仍有行政區劃分與區隔之必要,台北縣繼於64年分家獨立門戶。

楊水應因樂善好施而出錢出力,他名下除了前述愛心關懷基金之外,為紀念其雙親撫育之恩並鼓勵同鄉(金門籍)清寒子弟努力向上精神,特別委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代辦的「楊水應先生紀念雙親楊篤江先生、張含英女士獎助學金」,已經嘉惠了不少在地學子。同時,每年他也會趁著返金掃墓的機會,前往金門家扶中心及大同之家捐款,以協助院務發展,並幫助地區需要扶助的學童。善行義舉,令人感佩。

楊水應先生雖然年事已高,但卻似乎未曾倦怠於事業的經營。在台灣的事業以外,他也曾在泉州石獅購買店面和投資水泥廠,廈門也有投資房地產項目。而為響應縣府近期如火如荼的大興建設,他業已擬訂成立建設公司的計劃,並已請湖下同村宗親幫忙規劃,不過他對家鄉土地價格炒作過快頗有微詞,更期待能夠先做好水電配套。

最後,他表示走過了一輩子,其實最希望的是家庭幸福、平安順遂、孩子認真讀書就好了。

 

資料來源:http://www.kmdn.gov.tw/Town/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27292&PageType=0&Language=1&CategoryID=22&DepartmentID=0&Keyword= 金門日報鄉訊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門日報 鄉訊人物
    全站熱搜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