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金門高粱文藝卷】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3/8/29

 


──一起為《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新書發表會暨高粱酒宴舉杯
 
   〈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  新書發表會31日台北隆重登場〉,昨天的金門日報,發佈了一則洋溢酒香、鄉情與文學況味的報導,「《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一舉邀集了島內外金門籍文學、藝術好手,以新詩、散文、小說、攝影、繪畫、書法等創作,一起書寫、一起記錄了高粱與金門島鄉的共同記憶。規模之鉅、用情之美,被視為金門文學最重要的一次集體發聲」。報導中,也特別提及中國作家莫言所書寫的《紅高粱家族》小說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地處南方的金門,則於兩岸冷戰時期,遍植北方移植來的高粱並釀造出聞名遐邇的金門高粱酒,「宛如一則近代版的邊境酒鄉傳奇」。
 
莫言的「紅高粱家族》與金門作家集體創作的《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都以高粱為引,的確很能產生土地與文學的對照、對話。一生守候著山東高密鄉,著有《酒國》、《紅高粱家族》等短、長篇小說的莫言,出版者引介《紅高粱家族》,「為莫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以山東高密東北鄉為背景,配合人民抗日的悲壯風雲,大篇幅有力地推展出反覆疊起的有愛有恨,血淚橫流的情節,突出栩栩如生的英雄兒女;全書具有歷史演義小說的特色,又以現代理念品味見長,探討了中國人在新舊時代交替當口遭遇到的人性問題」。一部小說引發了華人世界乃至西方閱讀人口的目光投視、關注,即連金門縣長李沃士在推動金門《開門小說系列》長篇創作計劃之際也要重視這個成就,他在〈以文字焠火,開文學的花〉的序文裡特別引述,「莫言以書寫東北高密鄉獲得諾貝爾肯定,他提過的這段話尤其值得金門籍作家咀嚼,他表示,『作家雖然寫的很可能只是故鄉那塊巴掌大的地方,由於他動筆之前就意識到了那塊巴掌大的地方是世界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他的作品就具備了走向世界,被全人類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
 
擅於說故事,以「紅高粱」為中心擴張出的土地故事,感染、感動了廣大心靈,進而獲文學桂冠肯定,莫言所聚焦的,正是「那塊巴掌大的地方」,卻也是「世界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已成立「金門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的金門,正全力推動金門的閩南文化、戰地景觀等資產登錄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不缺組織、經費、宣導與各種硬體設備,缺的也不是故事,而是「說故事」。協助金門推動世遺的監察委員黃煌雄、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龍炳頤,直至新近到訪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先後都不約而同提醒金門邁向世遺之路要懂得「說故事」、「創造故事性優勢  」,龍炳頤說「有故事才有生命,這才是申請世遺的最重要條件」、「找出故事性優勢,創造自己的特色」,龍應台亦強調「用國際的語言,好好把故事說出來」。
 
不缺故事的金門,缺少的是像莫言那般能把巴掌大地方說給全世界聽的「現代說書人」。金門歷來出版的眾多歷史、鄉土教材文史書外  ,不仰仗公部門資金、資源,再一次靠民間力量,由世界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獨力策編的《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一書,近四十位老、中、青三代作家集體記憶、集體發聲,用文學力量寫活了一座島嶼的故事、生命力,並且要在英雄館席開四十桌新書發表會「酒宴」向世人推介金門的高粱酒香、高粱文學。一本書的出版,凝聚無數人的記憶、情感,創造出了說故事的張力,正如領銜帶動《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出版的世界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會長王水衷所寫下的一段感動之言,「紅澄澄顆粒飽滿的露穗,如浴火鳳凰般,陪伴老一輩金門鄉親擺脫了悲情的過往,這本書,如同一粒粒播撒的種子,傳遞著土地的聲音,凝聚成晶瑩剔透的歌聲,悠長而美好,迎向寬廣無垠的世界」。
 
時光露穗下生成的浯島紅高粱,讓我們一起舉杯向故事的島致敬!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28384&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7&DepartmentID=&Keyword=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乾杯    
   1、舌尖裡的迷途鄉愁
       銷售量僅此在一個人的角落
   2、托著自言自語的尾巴影子
       一路超速的58度C正為來世超渡
   3、酒是形聲會意的擦亮硬體
       豪情乾杯是千古流傳的一闋擄獲軟體
   4、七分醉是翻騰脈動的反對黨
       三分醉是意識形態的容許承受
   5、伊媚兒給釀酒的師父們
       記得用最好心情揭開最醇香的商機
   6、孤獨和酒的囤積
       在量販店有許多過期的阮籍
   7、附身顯靈的淘淘臉書
           所有的我愛您關鍵詞蘸滿無聲酒味
8、舞著身影有三瓶酒容量
       像狂草打造一帖帖的閱讀率
   9、下載杜康下載撈月裡的形而上
       三五句醉意就轉型成一樁歷史的論辯

   〈二〉●夢時間
   1、跨過時間晒乾的緘默
       撫摸門庭緊閉胸膛
   2、海潮翹起一座座碑坊
       如我讀到一頁頁軌條砦被歷史醃乾的神話
   3、一隻腳遺失在耕作荒原
       沒有人知道高粱是如何長出魂魄活口
   4、戰爭磨損
       剩下一截缺角的觀光景點
   5、在一枚「金馬通行證」門前
       我老是找不到回家的祖國
   6、貞節牌坊高度
       恰似一生守寡撐起的愛恨眺望
   7、砲戰在溫潤火候裡鍛成菜刀
       仇恨在智慧覺醒中包裝成文創產品
   8、剪貼父親平平仄仄的皺紋背影
       像摹一帖狂草時代飛白
   9、星星躲在燕尾牆垣哭泣
       據說是黑夜天幕被烽火佔據太多

 

資料來源: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28327&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12&DepartmentID&Keyword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4:20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金門27日電)今年八二三戰役55週年,40多位文人以金門高粱為名的「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集體創作文學特輯,31日將在台北市發表。

金門作家楊樹清、吳鈞堯、許水富、林媽肴、王金鍊、李台山、牧羊女、洪玉芬、張姿慧、林靈等近40人集體創作,並邀集與金門有深厚革命情感的詩人、作家洛夫、鄭愁予、管管、林煥彰、詹澈、林文義、古月等人賦詩的「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由世界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會長王水衷等人策編。

「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以新詩、散文、小說、攝影、繪畫、書法等創作,書寫、記錄高粱與金門的共同記憶。著名的金門音樂才子李子恆也以最新音樂專輯「回家」的2首創作曲相挺,讓「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除文字視覺,還多了聽覺的饗宴。

新書發表及高粱酒宴31日上午11時在台北市國軍英雄館1樓大廳舉辦,金門旅台鄉親將齊聚一堂。1020827

 

新聞連結: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308270369-1.aspx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看板-金門酒友出酒書月底文聚

  • 2013-08-21 01:22
  •  
  • 中國時報
  •  
  • 【本報訊】

一群熱愛故鄉的金門人,邀集愛飲能文的藝術家、作家,由翁翁擔任主編,出版《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收錄洛夫、鄭愁予、管管、林煥彰、古月、許水富等人新詩,李台山、楊樹清、牧羊女、洪玉芬等人小說與散文,8月31日中午十一點起,於台北市中華路國軍英雄館一樓大廳舉辦發表會,歡迎文友、「酒友」,前往啜飲文字的高粱。

 

新聞連結: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3082100483.html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8/20 作者陳慶元


2012619日,王次澄教授的一位碩士陳貞如口試,她的論文作的是宋末的汪元量,我去旁聽,貞如說:「老師,你有一個碩士生,也作汪元量,我看過她的論文。」貞如又問我:「老師去過中壢夜市嗎?」我說沒有。她說,我騎機車帶你去。我說好啊!過了幾天,王教授的博士生沈雅文電我,說貞如約你去夜市,什麼時間合適?於是,就約定73日。王教授的學生都很好,常常在一起活動,因為學校已經放假,維剛回了台北,建仁也有其他事外出,去中壢的只有雅文、雅喬、劍峰、玉亭和貞如。那天沒有騎機車。在夜市吃煮米粉、米血、蘿蔔,然後喝一大杯的印度拉拉茶,之後又在路邊吃日本石燒、炸排骨,最後到85度喝紅茶。放了假,大家很放鬆,雅文說,離中大不遠,還有一個中原夜市,要不,咱們改天再去一次。雅文問我:「老師喝不喝酒?」我說:「下次逛夜市,我請你們喝金門高粱!」


再過一週,710日,也是星期二。雙蓮坡披上一層晚霞,中大在台復建紀念碑矗立在坡頂,我們約定在碑下會合。還是上週那幾位同學,三部機車,一部兩個人。貞如遞給我安全帽,說:「我騎機車水平一流,很安全的。」中壢也好,中原也好,雖說是集鎮,車流量都不小。三位騎手嫻熟地穿越於公車、小車之間,一會兒的工夫也就到了。中原大學是教會大學,燈飾鉤勒出大學的校標輪廓,是夜市的一道特別風景。兩個夜市稍有不同,中壢街邊的小攤多,可以一攤一攤吃過去;中壢的米粉、米血很有名,還得站在一旁稍候,等他人起身之後方能落座,很市民的。中原小店多,幾個朋友在一起,便於閑聊,倒有點點小資。相同的都是小吃,沒有盛席,而且開銷也很小。離開夜市之前,同學們又去買了一些下酒的小菜,雞翅、豆乾之類。


回到中大,我去自己的研究室取了金門高粱。劍峰是儒學研究室的助理,他有文學三館的門卡。說來慚愧,在中央大學半年,只知道文三館有個影劇場,我常常去看電影,卻不知道還有那麼多間的研究室。意外得很,假期,而且已經夜晚十點來鐘了,儒學研究室有一位博士生陳怡還在那兒用功,她是楊祖漢教授的學生,不久前,作為交換生剛從多倫多回台。陳怡嬌小風趣,自稱是「中大寶貝」,「寄女」,從本科到碩博士,在中大已經十一年,整天出入研究室,安之若素。今晚的「中大酒徒」,加上陳怡,共七位。


找不到喝白酒的小杯,就用紙杯充當,也算是大杯喝酒了。今晚這幾位,頗有雅量,誰醉過酒?大家都說沒有。雅文說:「上週日剛在台北和表哥和他的朋友,三個人喝了四瓶洋酒。好像也沒什麼!」劍峰說:「金門高粱?一瓶大概沒問題吧!」我說:「我在金門喝過58度的金門高粱之後,每次在酒席上有人問我,喝什麼酒。我都說:什麼酒我都能喝!」其實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在回金門參加活動期間,中午晚上都不離58度的金門高粱。金門酒廠邀去參觀,間隙請品嘗新開發的產品,啜了上一口,第一個感覺是:淡了點。主人似乎看出我的表情,說:「這是為女士開發的。」我心裡想,難怪。喝過金門高粱之後,每次酒席喝白酒,我大致都可以猜出這酒的度數,因為有參照數。過幾天,我就要離開中大到台北小住,師生間不免有點離別的情懷。貞如問我的生肖,她說:「我媽也是。我媽和老師同年。」


次日一早,我還要南下中正大學主持一場口試。午夜十二點,同學怕影響我休息,送我穿過百花川步道,宿舍也近在咫尺了。歸途中遇見一對年輕人,失道,悠轉了半個小時,找不到他們停車的「側門」,我帶他們到了後門,他們說就是這個門了。萬棵松樹在夜色中婆婆娑娑,彌漫著松香的夜氣襲來,格外清爽。我忽然想起貞如所說的生肖,不對,我應當比她媽媽要年長一輪才對。剛才沒有立即回應貞如,不知道她會不會說我「裝嫩」?


20日,我從台北飛陸。中大的幾位學生7月底到漳州參加一個活動,31日,我到漳州看他們,他們去了外地。81日,在江東見到了雅文、維剛、劍峰、雅喬等。江東驛是古人送別之地。和他們一起用過午餐,揮手勞勞,同學們又要離去。我對雅文說,明年我到中大,再請你們喝金門高粱。按照雅文三個人四瓶的標準,上次我們六個人,需要八瓶,加上「中大寶貝」,還有暫時缺席的維剛、建仁、雅琪、藍雲,一打金門高粱夠也不夠?

 

資料來源: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27987&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12&DepartmentID=&Keyword=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彷彿是老天爺開的小玩笑。金門的紅高粱,需要有大霧幫忙,尤其是海邊攏上岸的霧,才能製成香醇夠味的春酒。偏偏,只要起了大霧,人就去不成金門。 所以說,善飲、善等待者,最能懂得金門高粱的好。

 

 

文︱蕭富元 攝影︱蕭世英 節錄∣微笑台灣十週年專刊

 

飛機在晴空中, 穿雲吐霧。傳說中的金門, 彈孔多、軍人多、高粱多、坑道多, 地下世界比地上世界還精彩。從一九四九到一九六○ 這十年間, 國共在金門一共打了五場戰役, 當時去金門, 就是上前線。在冷戰迷魂的年代, 金門和它的大霧一樣神秘。

 

如今霧散了,露出一叢又一叢紅磚白牆的閩南古厝、典雅秀氣的三層洋樓。穿迷彩裝的走了,留下滿地紅高粱。

 

十二月,夏天種下的高粱收成了。又粗又直的蘆葦登場, 迎風招展。

 

攻佔台灣九成以上白酒市場的金門高粱,其實有個發明人。二次世界大戰前,印尼華僑葉華成返鄉探親,遇上戰爭,走不了了,索性留在金門,利用當地盛產的高粱,混搭小麥,製成獨家高粱酒,酒客驚為天人。金門劃為戰地後,軍方徵收了葉華成的酒廠和獨門配方,改立金門酒廠。葉華成黯然離開金門,終老台灣,他的絕世配方,至今熟成為一年一百一十億台幣營業額的大企業,不但養活一千多個員工,也養活一整個金門。

 

金門縣城金城鎮內,放大數十倍的高粱酒瓶,醺醺然聳立在十字路中央。跟在釀酒師黃延慶後面,走向金酒偌大的釀酒廠房,還沒進門,濃得能嗆倒人的酒糟味,先撲上來。不醉酒嗎?在金酒工作超過三十年的黃延慶,臉上沒有太多表情,只淡淡說:「現在已經沒有嗅覺了。」

 

生產線上,烘乾後的紅高粱,排隊等著去泡湯似的,緩緩移動到大蒸鍋裡,沐之以礦物質豐富的金門花崗石水。那一頭,等了幾分鐘,巨大桶子裡汩汩流出,第一道蒸餾而來的酒頭,濃度八十幾度。個頭較小的黃延慶頭埋進巨桶裡聞了聞,若無其事的樣子說,三十年前他胃痛,第一次喝高粱酒取暖,從此不再犯。

 

從高粱收成,經過製麴,二次蒸餾、二次發酵的二蒸二釀過程,到最後做成酒,需要二十四天工夫。嗆辣新酒經過五年熟成,變成了陳高。再等十年老窖,高粱酒少了潑辣,只剩下又厚又重的香醇老酒。

 

哥倫比亞大學MBA、前台達電子資深業務處長姚松齡,今年三月就任金酒公司總經理。他原本只喝紅酒, 到了金門後,開始品高粱。第一口,好嗆。第二口,好辣。第三口,嗯,清香。第四口,哇,好醇。姚松齡說,高粱酒跟紅酒一樣,也需要醒酒一、二十分鐘。高粱酒是需要習慣的酒,喝了三、四次,才慢慢能捉摸它獨特的風味。姚松齡比較,論酒,紅酒易飲易醉,後勁強;高粱則是快來快去,很快知道自己的飲酒反應, 第二天也不會宿醉頭痛。「練酒也是在練品,透過喝高粱,更容易掌握自己的黑暗面,」姚松齡體會。

 

金門人酒量好,婚宴喜慶,無高粱不歡。曾經在航空公司擔任地勤的導遊呂振東誇張比喻,金門人從小喝高粱泡的奶粉長大,少喝洋酒,金門高粱味道更勝伏特加、茅台,最暢銷的普飲五十八度白金龍,放在冷凍庫裡,不會結冰,水分子集中在酒精附近,冬天喝一口,又順又滑,心都熱了。

 

十二月那一天,料羅灣冬天的太陽曬得人暖烘烘的。金城鎮的珠山聚落,一間間閩南古厝改建而成的民宿錯落有致。來自日本、中國、韓國和中研院的學者,圍在天井邊木桌,研究攤在桌上的一大張金門地圖。他們剛剛結束一場冷戰研討會,就急著討論如何漫遊金門:市區中心有坑道,水頭、歐厝那邊可以看閩南傳統建築群,國家公園有濕地、鸕鶿,古寧頭可以看碉堡、砲戰遺跡,海邊還有一長排壯觀的反登陸樁軌條砦……。濃烈高粱配上古樸歷史,最夠味。

 

四周無聲。水頭聚落,「離家五百哩」民宿。一身迷彩裝,主人陳怡良坐在掛滿金門老照片的大廳看小說,牆腳擺了幾隻幾可亂真的仿造步槍,桌布、抱枕都是迷彩布料做成。客房裡還有一間「號角響起文康中心」,有撞球檯、小吃部,牆上貼滿價目表和標語口號。

 

台北人陳怡良是最後一個戰地記者。四十出頭的他當兵抽中金馬獎,分配到《正氣中華報》(後改名《金門日報》)當記者,負責軍事和部隊要聞。他退伍時發誓,再也不回金門。但是,金門的風和酒總是神出鬼沒呼喚他。二十年後,他舊地重遊,看上這棟古宅,裝潢為民宿,就此落戶。

 

金門人總喜歡說,中華民國五十歲以上的男性,有一半都在金門當過兵。陳怡良的戰地民宿風,就是要為這些金馬大兵們,複製那段漫長如夢、又苦又甜的「留金」歲月。住在這裡的房客,幾杯白金龍下肚,熱血沸騰,最後一定以唱軍歌收尾。

 

【請跟我來】走,喝老酒去!

 

從台灣去金門,最好的方式是搭飛機。到了金門尚義機場後,可在當地租車,或到金門市中心的金城車站搭乘觀光公車遊金門。金門觀光公車共有ABCD四條路線,每條路線遊覽時間為三個半小時,沿途停靠各景點,可購買一日乘車券或二日乘車券。A線每天發車時間為上午八點半,BD線發車時間為下午一點半。如果是住民宿,也可以租借自行車,騎車環遊金門。

 
資料來源:http://www.319.com.tw/trip/show/49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許其正

高粱酒蒸發掉濕氣後
風濕便遠遁了
留下的是健壯

請溯其源:

 

高粱酒是由高粱醞釀出來的
高粱是由土地醞釀出來的
土地是由農民的血汗醞釀出來的

 


Grain Sorghum & Wine  Hsu ChiCheng

 

After Grain Sorghum spirit is vaporized and free of moisture
Rheumatism flees to be traceless
And what is left behind is haleness.

 

Lets trace to its source:

 

Grain Sorghum spirit is brewed out of grain sorghum
Grain sorghum is brewed out of the soil
And the soil is brewed out of people’s sweat and toil@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6/10/n3891129.htm許其正-高粱.酒-.html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高粱  焦桐星洲廣場 2009-10-04 10:48

 

金門高粱酒最為人樂道的是用該島特產的旱地高粱,和舊金城的寶月泉水釀造。釀造之初先以磨碎的小麥作酒麴,糖化澱粉,再和以高粱和大麥,溫控發酵。30幾年來,我算是忠實客戶,持續喝高粱,尤其迷戀陳高

 

陳高即陳年金門高粱酒,可謂極品高粱酒,是我最喜愛的酒之一,只用來款待剖腹來相見的漢子。此酒在地窖中存放5年以上,待熟陳才取出灌裝,使原來的辛辣味酯化得更醇厚更圓融。

 

我和金門高粱酒結識於生命中最應疼惜的青春年華,那是1977年,部隊移防金門後即駐紮坑道裡,那花崗岩坑道冬暖夏涼,可惜潮濕得要命,岩壁頂部和四面不斷滲水,涓滴匯成地面上的水流,每天都覺得像泡在水裡,棉被、枕頭、衣物、文件……統統都是濕的。老士官長告誡:長期生活在這種地方容易罹患風濕、關節炎,預防之道是睡前喝一小杯高粱酒。在金門的18個月我大致遵照辦理,漸漸培養出一點酒量,並練就了一身酒膽以及豁酒拳的功力。

 

金門高粱酒之美,在於純粹,不摻香料的純粹美感,才入嘴,即升起一股暖流,彷彿立刻舒筋活血。炮彈般的剛烈性格,堅強地,陪伴我渡過一段痛苦的歲月,並安慰了憂鬱落寞的青年。

 

服兵役的男子,尤其是在離島服兵役,分隔日久,女友難免會移情別戀,失戀似乎是兵營裡的集體經驗。我服役半年後發現已被深愛的女友拋棄,頓時萬念俱灰,每天沮喪得不想醒來,乃學習借酒澆愁。不知有多少夜晚,我躺在花崗岩上,聽炮彈在頭頂上呼嘯,以及斷續從廈門傳來的心戰喊話。

 

總是在深夜,我吞淚灌高粱,似乎幻想醉後能豁達地忘掉一切,或醒來還能再次見到她。如今追憶,我結識金門高粱酒之始,竟帶養身療效,和精神衛生的功能。

 

在金門肯定喝了不少,退伍時,那個軍用大背包裡裝的幾乎全是高粱酒。運輸艦返抵高雄港已經半夜,我激動地站在甲板上,緩緩靠近港口燦爛的燈光。

 

運輸艦在集體的等待中打開艙口,退伍的人潮蜂湧而出。我從船艙躍向碼頭時,一度猶豫,忽然想到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好像是先用左腳陸;我終於回到家鄉,第一步究竟用左腳地比較好?抑或右腳?踟躕間兩旁的退伍軍人紛紛躍上碼頭,邁興奮的腳步快意奔跑。再也來不及思索左腳或右腳了,公平起見,我兩腳同時躍上高雄港的陸地,背幾十瓶高粱酒在碼頭狂奔。

 

我在金門痛飲高粱最厲害的一次是遭營輔導長、副連長惡整後,一時悲憤難抑,遂自動步槍上鏜,帶兩顆手榴彈衝出去欲幹掉他們。我的同袍、和我友誼最篤的同袍何兢武死扯活拖,把我拉去灌高粱酒。我清楚記得喝到爛醉的深夜,如何狂吐又如何爬回坑道,卻不記得高粱酒如何澆熄我的怒火。小武退役沒多久即移民美國,不知何時還能與他共飲高粱?

 

好像還是昨天的事,我數次重遊這座花崗岩島,看到那些參與過的工事,仍不免感慨。我在那裡服兵役期間,常帶十字鎬鑿掘各種工事,無論戰壕或野戰醫院,那花崗岩就是硬得鑿不動半寸。

 

金門高粱酒一開始即以戰爭英雄島的形象包裝行銷,有些酒瓶甚至設計成莒光樓、砲臺型。我愛它酒色清淨,酒味濃洌,帶花崗岩般的形容:強硬、渾厚、剛毅、組織均勻,且個性分明。

 

(星洲日報/台灣滋味焦桐)

資料來源: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33052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甜品〉貢糖  ◎焦桐
 
 《2013/05/13 09:01》


 部隊剛移防金門時她每天都會寫一封情書給我,如此半年,忽然就音訊杳無。我心知肚明,她已經有了新的男朋友。我覺得快要罹患憂鬱症了。每天早晨醒來都失去起床的力量,不知如何鼓動勇氣去過新的一天。很難想像,如果金門沒有高粱酒和貢糖怎麼過日子?我幾乎夜夜喝高粱酒,喝酒時含淚想念著戀愛三年的芭蕾舞女伶;也常常吃貢糖,那糖份似乎,能瞬間幫助人暫忘痛苦。我在金門居住過十八個月,這輩子的貢糖配給,恐怕早就消耗光了。
 
 貢糖是一種花生酥糖,名稱的由來和「貢丸」一樣。為求糖質綿密細緻,製作過程需加以搥打,閩南語搥打音「貢」。貢糖就是打出來的花生糖,反覆搥打碾壓,將炒熟的花生和上煮熟的麥芽糖漿,搥得細碎,再包餡、拉酥、切割、包裝。
 
 製作貢糖頗為複雜,大致是炒花生,熬漿,拉酥等步驟。炒花生是有講究的,要炒到香氣最飽和的臨界點:撥開花生仁觀察,花生仁中心出現溝縫,顏色呈淡黃色才是。接著是熬漿,用砂糖和麥芽糖加水熬煮,兩者混合的比例和火候都關係到口感;熬煮的過程中,要持續攪動,令麥芽糖勻散,也避免黏鍋底。最後,脫膜的熟花生倒入膠稠的糖漿中攪拌混合,花生與糖的比例大約是 2: 1,擀碎,輾壓成片狀,包入花生粉、芝麻、蒜泥、精鹽等內餡,拉長起酥,以條尺規範,切塊。
 
 從前,是將花生和糖漿攪拌均勻,在石塊上反覆搥打;這工序最勞累,要在糖膠完全冷卻凝固之前,將一顆顆花生打碎成粉,混合糖膠。糖膠須保持溫度才利於操作,如果溫度過高,擀起來不酥;過冷,一擀即碎。現在已用電腦選料,自動化焙炒,脫膜,過濾不良品,溫控煮糖,壓碎及整型,切割,自動化包裝。
 
 金門降雨量不多,日照強,蒸發快,蓄水力又弱,常處於缺水狀態。地質主要由花崗片麻岩構成,全島覆蓋酸性強的砂土與紅壤土,缺乏腐植質,僅適宜種植較耐旱的雜糧性作物如花生、高粱、小麥等。特殊的風土條件,造就花生粒小密實,油脂較高,口味飽滿濃厚。不過金門產的花生已不敷所需,大部分仰賴臺灣進口。
 
 這麼多年了,金門貢糖的口味和世事一樣多變。從最初的原味、香酥、豬腳、鹹花生,愈趨多樣,諸如蒜味、芋頭、抹茶、肉鬆海苔、黑芝麻、咖啡等等。豬腳貢糖用麥芽糖包裹花生酥,有點黏牙,濃,卻化得開。我心儀的貢糖是鹹酥和竹葉兩種口味,鹹酥貢糖外脆內綿密,牙齒輕觸即碎,裡面的花生粉四散在嘴裡,溫柔黏貼於舌頭,回憶般慢慢溶化。竹葉貢糖外覆一層麻竹葉,輕淡竹葉香擁抱著花生酥,乃小金門「金瑞成貢糖店」所研發。
 
 在金門,我常吃的貢糖品牌包括「名記」、「金瑞成」、「天工」、「聖祖」,它們伴我度過悲傷的歲月,覺得未來還會有歡樂的希望。將名記發揚光大者是第二代傳人陳金福,金門貢糖創始者「命師」陳世命先生的四子,立號「陳金福號」,堪稱老字號,新品牌;原來的名記則由三子陳金慶經營。
 
 金瑞成起先在小金門林邊村,乃洪金造、林瑞美夫妻在一九六○年創立,也是家族式經營;一九九八年開在八達樓子旁,這棟洋樓融合了巴洛克和閩南風格,是小金門最大的貢糖店。店內最出名的就是竹葉貢糖,他們選料時即區分等級,最好的原料用來來生產竹葉貢糖。
 
 最初,貢糖是金門人的茶點,均為家庭式的無名小工廠製作,產品直接就送往茶桌(老人茶坊)銷售。一九五九年第一屆全國商品展獲最優等之後聲名大噪,成為士兵退役返臺必備的伴手禮。從前金門人吃貢糖有搭配油條的辦法,「紅菸蕃仔火,貢糖油炸果」,油條冷卻後,對折,夾入一塊貢糖。後來更有「春捲包貢糖」、「饅頭夾貢糖」等新吃法。
 
 貢糖源自廈門,在金門發揚光大,兩地的貢糖頗有不同。金門的製作比較精緻,廈門的貢糖則是含糖份較高。金門製作貢糖的技藝也傳入臺灣,羅東「金少爺西餅」的古早味貢糖就令人欣喜。
 
 在我們居住的球體上,多數生物像蕭伯納那麼嗜愛甜食,然則糖最初的角色是藥物,它在藥房裡很有地位,法國有句老話說某人缺乏某種要緊的東西,就說「像沒有糖的藥劑師( like an apoghecary without his sugar)」。
 
  20世紀人類飲食習慣最大的變化之一,是糖。以美國為例,他們每年平均吃下 145磅的糖,相當於每天 28茶匙。 20世紀初,糖還是奢侈品,當時的美國人平均消費量是每年 5磅,一個世紀之間,每個人吃糖增加了 29倍。
 
 貢糖不只是糖,它咬即碎,含即溶,美學性質像愛情,容易破碎,破碎後足堪回味。
 
 不知道為什麼,即使只看到貢糖的圖片就會流口水,我愛它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若非血糖偏高,我下半輩子只吃貢糖。除了要花錢買,貢糖毫無缺點。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8/12

記者翁碧蓮/綜合報導

  「戰酒」紀錄片後製將於近日完成,預計於十一月一日上映,圖為片中劇照。(唐導提供)(在新視窗開始原尺寸圖片)


「戰酒」紀錄片後製將於近日完成,預計於十一月一日上映,上映前已獲三個影展來台選片的策展人青睞。大阪影展策展人暉峻創三這次來台只選了三部國片,劇情片「賽德克巴萊」「手機裡的眼淚」,「手機裡的眼淚」的故事劇情就是日本福島311的故事,以及紀錄片「戰酒」。


唐導指出,這三部國片將直接參加第7屆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正式競賽片。暉峻創三特別指出「戰酒」把金門的人文歷史及高粱酒文化詮釋得相當到位,尤其白酒是日本人喜歡的。唐導也獲邀請將與日本導演共同導演一部日本人在台灣打拚的紀錄片。

 

另外「戰酒」獲影評人及文化部影視局推薦,將參加「舊金山國際影台灣電影節」甄選,「台灣電影節」是6年多前前新聞局為推廣國片,在北加州美國大學院校辦理多次影展,放映數十部劇情片及紀錄片。
自4年前與美國知名的「舊金山電影協會」(San  Francisco  Film  Society)合辦「台灣電影節」(Taiwan  Film  Days),在舊金山市區商業戲院放映,現已成為舊金山灣區年度電影盛事,亦為美國電影專業組織每年定期辦理我國主題展之唯一影展。  


「舊金山電影協會」經台灣影評人推薦「戰酒」參加初選,「台灣電影節」影片將由「舊金山電影協會」所屬的美國專業影評人獨立甄選,預計9月間確定評選結果。6年來,邀請台灣電影工作者到舊金山,推廣其作品。在舊金山為國內電影工作者建立一個據點,一個平台,向美國主流社會展示作品,並與美國電影同業及同好交流觀摩,期能為提升國片視野及拓展國際市場。


「戰酒」是協會專業選片人所提片單之一,除了十一月台灣電影節,該協會歷年邀請許多台灣電影工作者(包括影評人)參加五月舊金山國際影展。至於入選影片  該協會會依序邀請導演隨片登台,七部片子將只邀兩三位導演。


除此之外,巴黎台北(當台灣電影遇見巴黎電影)正在籌劃2014第一屆巴黎台灣電影雙年節,選片人梁志遠及Gildas  BETTON很喜歡「戰酒」背後所呈現的金門人文歷史,這會是歐美人喜歡了解及好奇的故事,更可進一步了解金門,以及高粱酒。


雖然「戰酒」未演先轟動,但是唐導卻很自責,他說他犯了業界的大忌,當初不應該把毛片拿給大家看,在大家不了解後製作業情況之下,讓大家對「戰酒」沒信心,甚至避而遠之,讓他一路走的很辛苦,孤軍奮鬥,他覺得對不起大家。


不過值得欣慰的事,雖然孤軍奮鬥,卻創造了很多奇蹟,從沒有一部紀錄片可在大報的影視版登上半版多的新聞,充其量只能登上社會版,但是「戰酒」做到了。


今年在坎城影展期間,「戰酒」可說壓倒了所有國片,沒有一部國片在全世界知名的電影雜誌登出,但「戰酒」卻登上了好萊塢電影雜誌、VARIETY電影雜誌、英國SCREEN月刊電影雜誌,從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一些訊息得知已達到了宣傳效果。


也沒有一部國片在坎城播預告CF,但是「戰酒」不但播放了預告,也播放金酒的CF,當收到廠商寄來的側錄帶,不管是活動或是巨星走紅地毯,台上有史蒂芬史匹柏及李安│等國際巨星,背景的LED播放的是「戰酒」的預告以及金酒的CF,可以說「戰酒」及高粱酒已經在全世界的面前露出了。


而在下半年12部造勢活動,「戰酒」儼然如一部劇情片般,新聞沒有輸給任何一部國片。或許就如今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得主導演沈可尚在坎城對金酒吳總所說的,特別喜歡唐導的紀錄片,上映時一定要叫他來看。如果「戰酒」能到美國、日本那真的金門已經向全世界宣傳出去。


唐導也呼籲,如果金門鄉親認同「戰酒」,也希望金門能讓全世界看得到,請到「戰酒」FB的粉絲頁按個讚,讓人數可破千、破萬,這對「戰酒」參展能見度是絕對有幫助的,這個讚不是為他個人而按,而是如果您希望金門的能見度能讓全世界看的到。


唐導也表示,雖然上片在即,卻苦惱經費不足,不知如何宣傳,只能且戰且走,上映時就以小而美來宣傳上映吧。真羨慕力州導演的「拔一條河」能獲ELEVN傾全力支援將在全省30幾家戲院上映,ELEVN更砸四五佰萬做宣傳。不過值得慶幸及安慰的是「戰酒」已獲不少鄉親支持,很多鄉親跟他說上映的時候要包場。

 

新聞連結: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27674&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6&DepartmentID=&Keyword=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文/蔡豐全 期數:718

奮鬥觀點八二三砲戰五十五年了。回顧歷史過往,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六時三十分,中共以火砲猛烈砲擊金門,在短短兩小時內,發射砲彈四萬餘發,當天總計落彈五萬七千餘發,造成趙家驤、章傑、吉星文等三位副司令,以及金門駐軍、民眾重大傷亡。

根據統計,戰況最激烈時,共軍總計發射四十餘萬發砲彈,相當於每平方公尺即有四枚砲彈爆炸,且其攻擊範圍不僅包括軍事設施,連民宅亦成攻擊目標,造成舉世憤慨和震驚。在金門駐軍及民眾奮力的防禦下,金門並未因此淪陷,加上美國在內盟軍的支援協助,以及國軍官兵同島一命的誓死作戰,戰況得以扭轉;砲戰最慘烈的時刻裡,國軍立即增補兵火力,開始發動重砲反擊,重創敵軍設施及人員,終於讓中共當時的國防部長彭懷德退縮,下令暫時停火,並隨即進入歷時多年的「單打雙不打」的象徵式挑釁時期,直至民國六十八年,砲聲終止,飽受攻擊的金門島趨於平靜。

重回浯島,仍可看見斑駁的戰時記憶,烙印在每一棟建築。戰爭造就金門人居安思危的警覺,戰火淬煉下的剛毅、不撓,深刻寫在每位金門人的臉上和心靈深處,砲彈的碎片化為鋼刀,砲彈炸毀的土地,高粱穀物堅強的生長著,並凝為佳釀,就如同詩人白靈在〈金門高粱〉一詩中所描寫,「只有砲火蒸餾過的酒/特別清醒/每一滴都會讓你的舌尖/舔到刺刀」,那是一座由血汗灌溉所築成的堡壘,堅毅、卓絕且絕不容侵犯。

對於中共而言,砲戰的失敗,徹底粉碎先佔領外島,進而長驅臺灣本島的野心;從古寧頭到八二三,一連串軍事挫敗讓敵軍士氣一蹶不振。誠如先總統蔣公在砲戰當年雙十國慶講演所說:「在這六個多星期的惡戰苦鬥中,不僅打破了中共在金門登陸作戰的陰謀,制壓了他侵略東南亞的野心,更將他虛聲恫嚇、圖窮匕見的一切弱點,都對世界暴露無遺。」五十五年過去了,儘管硝聲已遠,但卻未曾止息。中共近年來在沿海部署超過一千枚導彈,目標對準臺灣本島,居心叵測,在兩岸和平進展,陸續開放旅遊、經貿往來與文化和平交流之際,此一舉動實屬諷刺。

八二三砲戰發生當時,擔任第九師師長,負責戍守小金門的前行政院長郝伯村先生曾說,這些虛設的飛彈,對比半個世紀以前在金門島落彈的數量,根本毫無意義,「一千枚導彈不過等於兩萬發砲彈(編按:指其一千枚導彈威力約等於兩萬發砲彈),當年金門一天打五萬多發,八二三打了幾十萬發,也沒有把金門打垮」,如今的部署,只是徒增世人的反感罷了。

撫今追昔,太武山花崗岩仍屹立不搖,堅固的工事護佑著軍民,坑道裡恆常部署最精銳的戰力,綠野平疇,風獅爺臨海微笑,料羅灣碼頭海風徐徐吹來,唱頌著和平的歌曲。只是,身為國軍官兵,我們應當知曉,和平之路,不可能無所警覺,更不可能建立在敵人難以預料的心態上,必須根植於最堅定的國防戰力和抗敵意志。

如今,儘管我們或能以寬容之心看待八二三戰史,以真誠企盼和諧與繁榮,但我們不能忘卻那一段永難磨滅的史實。身為國軍人員,我們永遠都會像詩人唯弦在〈金門之歌〉中所唱頌:「我們將走進歷史的盛夏/在鋼盔中煮熟哲學/自鐵絲網裡採摘真理/堅定如一顆準星,燃燒如一條彈道」,在任何危機與威脅來臨之前,必已充分準備,在激昂的鬥志中奮勇禦敵,用生命守護土地與人民。(作者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校教師)

資料來源:青年日報http://news.gpwb.gov.tw/book.aspx?ydn=KWbqo8QWbRobnnXg2T%2bMZRbjAe3e7gLO%2fqOZ9UBRi42rj2KhnP9Kmx%2bu%2fhkbwj0j0nd%2b405BvIYlq23UzN2mprVKzz0Ftvl0FG21YwwxFa0%3d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13-06
  •  
  • 天下雜誌出版
  • 作者:蕭錦綿

 

台灣,是美麗島。金門,是「浯洲」,我美麗的小島。

金門很不台灣。金門是美麗島之外的,美麗小島。離台灣二百二十七公里,金門,跟台灣很不一樣。

之前,沒有日據的五十年;一九四九以後,做為兩岸冷戰五十年的前哨站──金門跟台灣,整整有一百年不一樣。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空間,不一樣的月光。

驚豔、停格、不可思議,都不夠形容,金門初體驗的震撼。不過是五十分鐘的飛行距離,一踏上金門土地,時空立刻歸零、感官必須重新座標,視野是三百六十度站在發現的邊緣,空氣是末世情懷。

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像金門一樣,從天上的鳥、海裡的魚、地上的礦物動物植物,到人的眼神、說話的語氣,老的少的,喜怒哀樂,無不被鄉愁深深浸泡過。

特殊的血液試劑,已上了外太空偵測火星生物蹤跡,念舊的古生物鱟,形貌還跟四億年前的祖先一模一樣,在古寧頭四百公頃海域保護區,長長的潮間帶,有鱟游走。有斯土而有斯物、斯人!穿過綿延的時光隧道、歷經生存的驚濤駭浪,鱟和金門人一樣,依然保有「最初的執著」。

同樣在古寧頭,高粱田邊遇見阿娥,隨著她東走西走,尋找野生「一條根」,經過兩個小時,遍尋不得,「從前在這裡,一直都是有的,」不放棄的阿娥,帶著一縷失落,沒入草叢中,繼續尋根去。

住在山后十八間大厝,二十出頭的王宏洋、王思婷兄妹介紹金門必訪景點──花崗石碎石場舊址,像一幅畫;燕南書院看舊日金城,得月樓看水頭聚落,建功嶼看落日。最後,兩人都認為自家門前是金門看星星最美的所在,「看到,會喜歡。金門是深刻型的,要去感知,才知道。」

「不該近的太近,不該遠的就是這麼遠,」隨意聊天,金門文青出口成章。在金門,懷舊或執著都是一種美德,是存在必要的DNA。

歷經數十年沒有收音機、沒有風箏、沒有皮球、沒有安全感的日子,縣長李沃士認為常常需要在田裡撿傳單的金門人,是「兩岸最有資格講和平的人」。今天,戰地滄桑已化為文化沃土。金門已是世界研究冷戰的重鎮。遍佈全球的金僑,加上獨一無二的戰事遺跡,讓金門擺脫兩岸,成為有世界高度的金門。

跟金門比起來,台灣有兩代人「喝資本主義的奶水」長大、普遍不知道甚麼是「戰爭」,我們所熟悉的,無非是「競爭」。

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只有半個台北市大的金門,古蹟四十五處、歷史建築一百四十七座,整個島就是一座博物館。走過金城老街,古物店裡,元朝老甕、明代粗陶、清初的泥塑三太子……,「南明往事話興亡」,物證遺跡,比比皆是。愛好老物的人,來到金門,肯定陷溺。

也是要來到金門,才開始了解「閩南」。建築器物、生活空間、宗祠祭祀、供品文化,吃的、用的、看的,「閩南」是金門夢、金門學最重要的元素。

唐朝在這裡設牧場,朱熹來這裡開書院,鄭成功據此地「反清復明」。在金門,歷史常常就在眼前,時間單位,隨便說就是三百年。

《金門憶舊》書中,胡璉將軍生動描述金門唐馬,「頭昂尾張、四肢均衡、刻苦耐勞、任重道遠。原來唐太宗李世民就憑著這種唐馬,不但威震四夷,而且打來了一個萬王之王的天可汗榮譽徽號。」歷經一千四百年,在金門,唐馬依舊。

沒來金門,不知道金門行道樹的迷人。去年金城當選台灣十大幸福小鎮,沒有樹木,沒有幸福,金門的一億棵樹傳奇,要感謝胡璉將軍。一九四九年他押著兩架軍機,裝載相思樹苗六十萬株、木麻黃樹苗三十萬株、三十包相思樹種子,「軍民一致、一人一樹」,數十年後風沙之島變成海上綠洲。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美麗故事,是金門的現在進行式!

金門大學是金門不能錯過的人文風景。校長李金振形容金大「轉身跳投得分」。表現金門決心,除了「獨立作戰、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他說:「要有肯定自己祖先的能力,才能面對世界。」他說的是最in的「金門精神」。

天下款款行團隊的金門體驗,錯綜複雜。編輯會議,往往高粱酒開始,高粱酒結束。

二十二年前在金門當兵,留下生命中最深的思念,林保寶重回昔日營區,「無言又惆悵」;懸念著下回要帶家人來,蘇于修看金門「隨處都是動人的故事」;癡情拍攝野花、樹木,陳應欽眼下的金門是「生態的花崗島」;十二年前就加入三一九團隊的陳慧婷,發現多數人總把離島當邊陲,「到了金門才知道,甚麼叫有眼不識泰山」;第一次來金門,張惠萱深刻感受「腳走過的任何路,都是過去堆砌而成」;也是第一次來金門,李佩書一覺醒來,「以為自己回到小時候的某一天,在外婆家起床的那個早晨」;進行一趟宗祠之旅、被認出是「叔公」,陳世斌陶醉金門的屋宇、綠樹、鳥鳴,他在心裡吶喊一萬遍,「這才是人住的地方!」

不管直接或間接,台灣人都有過「金門情結」。一張長年使用的莒光樓郵票、一個解構的軍事空間──這些都是過去的金門。

此時此刻,台海兩岸不斷聚焦「善用金門」,詩酒文化節、百萬大軍重返英雄島、廈門後花園、昇恆昌免稅店、台開大賣場……,「海西樂土,或海市蜃樓?」這是天下雜誌看十年後金門的大哉問。

從「湛、綻、讚 」「最 、綴 、醉 」到 「鱟、厚、候」,金門關鍵字,鮮明難忘。看見金門,適合畢業旅行、結婚蜜月、家族聚會、死黨同遊、逃避流浪,同時也看見一種台灣的失落──台灣不斷回頭看,金門正在向後看。向後看是一種能力,回頭看只是一種情緒。五月初,料羅灣黃昏,黃色待宵花,在水一方、殷勤綻放。

金門是鄧麗君的「小城故事 」,金門也是愛爾蘭搖滾歌星Bono的「無法遺忘」(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前者傳唱三十年、感動十億人,後者全球熱賣一千二百萬張。

小城故事,無法遺忘。請你的朋友一起來,金門來做客。

* 以前,金門是「戰地」,現在,它更是「讚地」!

資料來源: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389&page=1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光露穗   ■翁翁

《2013/07/14 20:33》














站在老家的屋簷下,仰視院子前方,那棟有著優美弧線的燕尾屋脊的「下間」。那是叔公輩兄弟們合蓋的新祖厝,代表他們那一代的奮鬥成就與榮光。下間的歷史不算太久遠,以雙落大院的規模格局看來,在村子西南一帶算得上稱頭。從小我就喜歡從老家屋簷下,仰看下間的屋脊和天空之間的風景線。氣派典雅的後棟西廂房在八二三砲戰時,不幸遭到砲彈襲中屋頂大樑,垮下的磚瓦壓死了房內的堂嬸及未滿周歲的小女娃,為這座氣派的大厝,徒留了感傷的烽火悲劇。後來,六叔公毅然決定全家遷居台北躲避戰亂,四叔公、五叔公也各自另起灶爐,遷離大厝。下間於是成為一座空寂的廢墟,零散置放一些佈滿塵埃的農具、器皿。

到了六○年代,六叔公不忍房子久空荒廢,又見我們一家人丁旺盛,交代父親代為整理並看管屬於六叔公的左半棟前、後廂房,於是整個童年,我們就在兩棟老厝間穿梭生活。

每回返回老家,總是習慣的推開下間的後門,回到充滿記憶的老房間。初上小學時,大哥進入陸軍官校,於是我順理成章的接替了大哥的位置,和二哥、父親一起住進下間前廂房。

世代務農,從父親以及他的父親那一代一路耕植,從小我們就坦然接受身為農家子弟的事實,認份也認命。父親守著祖傳的幾畝耕地,以及戰爭時遷移台北的六叔公託耕的另外兩塊農田,勤奮的耙疏了他辛勞的一生。

一直到離開島嶼之前,除了在學校念書的時間,只要回家,自然而然就得下田裡幫忙那些永遠做不完的農事。大部分耗體力的工作,父親仗著他牛一般的體格一手包辦,小孩能幫忙的其實就是一些瑣瑣碎碎的零活。拔草、抓菜蟲、澆水,採收熟成的瓜果疏菜、番薯、露穗、花生、放牧牛羊等等。

撿番薯和割露穗大約是最難以忍受卻又無可躲避的苦難差事了。一年四季常種的番薯是島嶼上人畜都重度仰賴的食物。採收番薯是一項惱人的「災難工程」,沾滿蕃薯乳汁與泥土的雙手,最後得靠汽油溶解才能洗刷乾淨。有一次蹲在地上看著老黃牛,津津有味地大口咀嚼番薯藤的模樣,還不時發出清脆的「靠靠」聲響,彷彿就是世上最美好的食物般不停不停的嚼啊嚼,忍不住也折了一小截試著咬嚼,但是除了粗硬的纖維和乳汁,既沒有番薯的甜味,生澀而粗韌的葉梗更是難以吞嚥。我用仇疑的眼光瞪著老牛,牠毫不在意的埋頭在牠的完美食物裡,繼續專心認真的「靠靠靠靠」。

那時我才理出人畢竟不同於動物的道理。人吃地瓜,也分享給豬吃,牛只有啃嚼番薯藤的份,豬則同時吃番薯及煮熟的番薯葉,但最後,人把牛及豬都吃了。

炎熱的暑假裡,另一件苦差事就是露穗的收割。收割露穗絕對是隆重而戰戰兢兢的大事,收成豐碩與否攸關著一家人下半年的生計。早期的露穗稈子又高又挺,進入濃密的露穗田裡,彷彿就走進不見出口的露穗森林。烈日炎陽,高溫炙熱,濃密的露穗田裡又窩藏著許多蚊蟲蜥蜴老鼠草蛇等等,即使燠熱,仍須戴斗笠身穿長袖衣褲,才能確保收割後全身皮膚安然。習慣上我們會先砍下露穗頂端的穀穗,最後才用牛犁翻開堅硬的露穗田埂,清除一株株的長稈子。

父親通常會先指定一區長得粗壯均勻的露穗田,連枝帶穗中腰砍斷,那是父親農閒時用來綁露穗掃帚的材料,得小心翼翼特別處理。每年夏秋收成之後,母親把煮好曬乾後的香脆花生,連同父親精心手紮的露穗掃帚寄到台北的六叔公六嬸婆,感謝老人家的恩情。父母親從小叮囑我們要時時記住兩位老人家的恩澤,有朝一日,若事業有成一定要好好報答、孝敬 ??。

穿過下間簷廊,瞥見牆上斜掛著一把滿是塵埃的露穗掃帚,握稈上的尼龍紅繩早已褪了色,緊密紮實的露穗稈上彷彿還留著父親的手。想起那個冗長昏暮的梅雨年歲裡,廳堂前後陣雨綿綿不絕,沿著瓦溝渲瀉而下的雨水像瀑布水簾,把廳堂前後都緊緊包覆。父親埋首專心的紮綁他拿手的露穗掃帚,我們就沈浸在濕濡昏灰的雨勢裡。黑膠唱機緩緩的傳出哀怨委婉、如泣如訴的歌仔戲……薛平貴長年東征在外,徒留王寶釧苦守寒窯……淒淒切切,良人遠征,戰況音訊兩茫然……雪雨風霜,不知風華已幾載,只得獨隱忍自怨瞋……良人哪良人……。

年少時,猶不識金門高粱酒的魅力。認知裡,種露穗只為了換來香噴可口的白米飯,擺脫三餐都是番薯簽煮番薯糜的噩夢,那時,米是夢幻食物,清貧時代的極度渴望。後來,高粱酒為島嶼開創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富裕盛世。鄉人們已經習慣浸淫於既有的幸福美好裡,露穗成為遠古時代的榮耀記憶,上個世紀的島民以血汗淚滴釀造出的傳奇,成就了島嶼的不朽。隨著時代緩緩邁進的露穗,如果有選擇的機會,還一如往昔般的眷念著這座蛻變中的邊境島嶼嗎? 

 (本文摘選自即將出版之《時光露穗》。遠景出版∕圖片提供)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爾金咖啡  

 

醇厚的Espresso有機咖啡
鮮乳手工現製的雪白綿密奶泡
甘冽清香的58度金門高粱
綴以些微的糖提味
混融成獨一無二 絕無僅有的
「愛爾金咖啡」

泛著高粱酒香
醇和柔順的微甜
在味蕾之巔

在這閒適愜意的午後
啜一口「愛爾金咖啡」
C'est la vie!


本公司雲端酒市國際之主要營業及商品項目有:金門高粱酒、馬祖高粱酒之連鎖通路零售;另以「金門特產58度」之通路品牌行銷相關台金馬特產、精緻伴手禮禮盒,透過自有門市的零售通路以及星級飯店、百貨公司、B2B、高級VIP等行銷體系,商品深獲國際觀光客及消費者所喜愛,不論饋贈或自用皆是消費之首選。

  

 客服電話:02-2935-3926。網址:http://cloudtop101.com.tw/ (官網) 
 PChome金門特產58度:http://www.pcstore.com.tw/cloudtop101/
雲端酒市網站僅提供您相關酒類知識、資訊、商品介紹等服務,恕不接受網路訂購服務。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酒中文海報  

《戰酒》 Battle Spirit 簡介

以劇情紀錄片的形式,呈現金門從1949年開始浴血奮戰,在連續二十九年的轟炸下,金門一個蕞爾小島不僅成為守護台灣的咽喉,在其間,更走出自己的幸福道路,今日成為台灣幸福的城市之首。

其中,扭轉金門命運,把悲涼的命運昇華成輝煌的關鍵,竟是一甕又一甕以砲火淬鍊出來的高粱酒。本片由幾位老釀酒師傅的生命經驗出發,紀錄他們一路為自己的土地奮鬥,在歷史的洪流中逆流向上的故事,當中有些人已經辭世,但他們所留下來的,不論是酒還是故事,都值得我們再三回味。他們用生命釀酒,我們用此片,向那些烈士們舉杯致敬。

 

【戰酒】故事大綱*

那時,金門種下的砲彈,比高粱還多……


在長達二十九年的炮火攻擊下,在胡璉將軍的帶領下,金門人胼手胝足,以堅毅不凡的精神開啟了歷史上嶄新的扉頁,用自己的生命為這塊土地種下了幸福。現今的年產值一百三十億的金門酒廠,其成就與帶給金門百姓的福利,絕非一蹴可及,其中艱辛的過程,鮮為人知,草創時期的酒廠,一開始用煤炭燒高梁飯,用雙腳踩製酒麴,員工們必須熬過天寒地凍的寒冬,還要克服澳熱難耐的夏日,歷任的釀酒師傅,不斷地改良製酒的技術和設備,一邊躲避砲火轟擊,一邊釀出香醇的高粱酒。


本片以幾位老釀酒師傅的生命經驗出發,紀錄他們開創屬於金門的幸福道路的過程,一瓶高粱內,裝載的不僅是酒,更蘊含金門人的傲骨精神。

 

 

【導演:唐振瑜】

2011年唐振瑜導演以紀錄片《落番》入圍第13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獲得第34屆金穗獎最佳優等紀錄片、第45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白金獎、第47屆金鐘獎最佳紀錄片導演、攝影、2012華人年度金曲獎最佳原聲配樂...等十多座獎項。

 

睽違兩年,唐導帶來新作品《戰酒》,以金門高粱酒為故事背景,一點一滴訴說著帶領金門人走向幸福道路的高粱酒釀造輝煌史...

一部最撼動人心的劇情紀錄片,將帶你走入金門,一同見證傲骨的精神,品味戰酒的香醇。


資料來源:戰酒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ZhanJiu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高粱》作者: 林文義

 

微醺就是微醺

環顧左右 想要一個個地吻過去__鄭愁予〈最美的形式給予酒器〉

詩人島上來攜之高粱酒

窗外秋雨呼喊冷的寂寥

那是等待前空洞著

期盼瞻仰詩以及落籍

理由其實酒才是傳奇……

據說他的祖先伐光金門

所有的樟樹造船征臺

百年後島民種遍紅高粱

水晶的瑩亮,火焰的狂野

詩人攜酒來比詩還迷人

我原初的愁還予秋雨窗外

唉,高粱酒啊高粱酒……

你的青春我的青春齊歡舞

何時隨酒回,金門?

──2011/05/16《 島嶼,食事/金門人金門菜》聯合文學出版

 

林文義。一九五三年生於台灣台北市。曾任出版社、雜誌社總編輯、報社記者、研究員、《自立副刊》主編、國會辦公室主任、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時政評論員,現專事寫作。

著有散文集:《歡愛》、《幸福在他方》、《迷走尋路》、《邊境之書》、《遺事八帖》等三十八冊。短篇小說集:《鮭魚的故鄉》、《革命家的夜間生活》、《妳的威尼斯》三冊。長篇小說集:《北風之南》、《藍眼睛》、《流旅》三冊。詩集:《旅人與戀人》。主編:《九十六年散文選》等書。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高粱》作者:白靈

只有砲火蒸餾過的酒

特別清醒

每一滴都會讓你的舌尖

舔到刺刀

 

入了喉,劃作一行驚人的火

燙進了歷史的胃袋

有誰的脖子和耳根

不紛紛升起

金門的輝煌

和悲涼

 

整片台灣海峽唯這座島

配做肚臍眼

半世紀的駭浪驚濤

都裝在裡頭

要幾瓶酒才倒得光

 

始終倒不出來的是歲月吧

從空酒瓶口望進去

望遠鏡中

卻是沒有一條船穿得透的

茫茫濃霧

 

那就趁半醉半醒

雙手朝兩頭一推

把海峽兩岸都推到

千年之外

 

但此時你卻醒在

酒瓶堆上

揉揉眼睛說:

「天啊,這裡種下的砲彈

竟比長出的高粱還多」

 

__2000/08/15《自由時報》副刊/《昨日之肉-金門馬祖綠島及其他》秀威出版

白靈本名莊祖煌,福建惠安人。曾經擔任《草根詩刊》主編、《臺灣詩學》季刊主編、《詩的聲光》創始人,及耕莘青年寫作會常務理事。著有詩集《後裔》、《大黃河》、《沒有一朵雲需要國界》、《妖怪的本事》,散文集《給夢一把梯子》、《白靈散文集》,詩論集《一首詩的誕生》、《煙火與噴泉》、《一首詩的誘惑》等。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酒」有金門人用高粱換大米的故事。(圖:新汎亞提供)

2013-06-25
金門日報社
記者 翁碧蓮/綜合 報導 

2013年下半年度國片聯合造勢記者會,唐振瑜與張輝明接受媒體訪問。(新汎亞提供)(在新視窗開始原尺寸圖片) 由文化部影視局舉辦的2013年下半年度國片聯合造勢記者會,昨盛大登場,由金門酒廠協助拍攝的「戰酒」紀錄片,製片人張輝明,導演唐振瑜也參與了聯合造勢記者會,更成為造勢活動的焦點。
 
「戰酒」是下半年度上映電影中唯一剛從坎城影展宣傳回來的影片,在坎城影展期間更是以一部紀錄片比劇情片在坎城影展露出更為明顯,「戰酒」預告片及高粱酒CF廣告片在坎城影展活動中強勢的露出,呈現在來自全世界十幾萬影人的面前。
 
因為「戰酒」播出的地點剛好就在坎城影展活動的正後方,從轉播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以及李安與鐵達尼號國際巨星李奧納多及辛克勞馥…等國際巨星,無論走紅地毯或活動進行中就可以看到「戰酒」預告片及高粱酒CF廣告片的播出。
 
另外「戰酒」更在三本國際著名的電影雜誌SCREEN、THE HOLLYWOOD REPOPTER(好萊塢電影雜誌)、VARIETY等雜誌中全頁露出,來自全世界的十幾萬影人勢必會把三本雜誌帶回他們的國家,再加上三本雜誌原本的發行量,其宣傳力量可想而知。
 
此外接受法國國家廣播電台「今日歐洲」「當今世界」的採訪,「今日歐洲」「當今世界」是針對全球五大洲華語系地區播出,而「戰酒」是這次唯一台灣影片有以上宣傳的影片,「戰酒」可以說為金門及高粱酒與台灣做了一次最強而有力的宣傳。
 
「戰酒」是以劇情紀錄片形式呈現,描述位於台灣邊陲地區的小島「金門」,西元1949年開始,歷經與中國大陸間的浴血奮戰,在長達29年的炮火轟炸後,非但沒受摧毀,反而以金門人堅毅不拔的韌性,走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道路,西元2012年間,被票選為全台幸福城市之首。
 
唐振瑜表示:「在外人眼中,金門一直是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小島,而這座小島所經歷過的故事,累積太多值得用影像去保留的人文與歷史,而『金門高粱酒』更可說是在砲火淬煉下的白酒,是那個時代下的歷史產物。」
 
在貧瘠的戰爭年代,「金門高粱酒」,不僅扭轉了金門的命運,如今更讓當地居民享受人人稱羨的福利。「戰酒」由幾位釀酒老師傅的生命經驗出發,紀錄他們一路為自己的土地奮鬥,在歷史的洪流中逆流向上的故事,當中有些人雖已辭世,但他們所留下來的,不論是釀酒技術還是生命故事,都值得我們感念與再三回味。
 
「金門高粱酒能夠有今日的成績,是許多老師傅,不畏懼當時打過來的砲彈,仍舊堅持工作崗位,無私奉獻自己的技術,因為他們堅定不移的精神,所以金門高粱酒不僅僅是『酒』,更代表金門人堅忍不拔的生存精神與深刻的歷史記憶。」
 
數十年如一日的,金酒公司依舊在生產著「金門高粱酒」,也讓這群「生於斯、長於斯」的金門人,享受到美好並且珍貴的榮耀果實;而這群釀酒烈士用他們的生命所釀的酒,直到今日依舊是如此的香醇甘甜,「戰酒」就是一部向那些烈士們舉杯致敬的史詩創作。


除了「豆導」鈕承澤打算今年夏天在金門拍新片「軍中樂園」外,曾以描寫金門人散居南洋發展足跡的「落番」拿下金鐘獎最佳紀錄片導演的唐振瑜,最近也為另一支金門紀錄片「戰酒」而忙,「戰酒」將代表台灣前往坎城影展,對國際媒體行銷金門的人文風情。 

「戰酒」談的是改變金門的一場戰爭,一個「高粱換大米」策略,改善金門民眾生活,甚至金門歷史也為之改寫的故事。 

唐振瑜正在後製的「戰酒」,由金門酒廠協助拍攝,他笑說金門人福利真好,只要年滿20歲,一年三節每人都會配一箱高粱酒,不喝轉手就能賺數千元。 

曾經是戰地,金門高粱酒對在金門打過仗的戰士或家屬,或曾在金門服役的人都是特別記憶,酒早已不只是酒。藉「戰酒」紀錄片坎城影展發布,金門高粱也要在坎城台灣之夜等宴席上,把這屬於金門、台灣人的文化情懷,讓國際嘉賓們一起品嘗。 

為什麼拍「戰酒」?顧名思義,戰地之酒,指的是金門高粱,拍酒的故事,也等於金門的近代史縮影。 

在戰火連天的1949年,金門砲聲隆隆,胡璉將軍構思出「高粱換大米」的策略,要老百姓種高粱,再拿高粱來換從台灣運來的大米,就這樣走出了金門高粱的康莊大道,也塑造幸福城市金門。金門民眾為追念胡璉將軍的德澤,尊稱他為現代「恩主公」。 

唐振瑜表示紀錄片以幾位老釀酒師傅的生命經驗出發,記錄他們開創屬於金門的幸福道路的過程,讓大家知道,一瓶高粱酒,裝載的不僅是酒,還有金門人的傲骨精神。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唐振瑜釀「戰酒」與坎城乾杯

延伸閱讀: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22559050/article-%E5%94%90%E6%8C%AF%E7%91%9C%E9%87%80%E3%80%8C%E6%88%B0%E9%85%92%E3%80%8D%E8%88%87%E5%9D%8E%E5%9F%8E%E4%B9%BE%E6%9D%AF?instance=ent_pics

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25620&CategoryID=6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金門高粱》作者:林煥彰

妳是我遠方的 愛人

妳在一座島上 島的名字叫 金門

我知道 妳的愛 是熾熱的

在寒冷的冬天 我會痴痴的想妳

在炎熱的夏季 我也是痴痴的想妳

對妳 我一向都很含蓄

不敢大聲嚷嚷: 我愛妳

今晚 是特別的

我來到妳的島上

夜深了 我一定要和妳 嘴對嘴

 

 

林煥彰(1939816),台灣宜蘭縣礁溪鄉人,作家,詩人,著作有詩、兒童文學、散文、史料、評論等,作品曾被譯成多國語言,重要著作有《牧雲初集》、《公路邊的樹》、《斑鳩與陷阱》、《歷程》、《童年的夢》、《妹妹的紅雨鞋》、《我愛青蛙呱呱呱》等,另編有《近三十年新詩書目》、《中國新詩集編目》。1970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所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詩歌獎。

 


 資料來源:酒鄉之歌【酒鄉文化叢刊】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沉重高粱》作者:楊樹清

 

「蓮花指、舉杯輕、入喉深、舒展眉、置杯重、喊聲爽」.......

酒客朗朗上口的十八字高粱酒訣。之於我,止於一口杯後的沉重。

 

北風。寒夜。料羅灣。

少年登船了。遺漏老母囑託餽贈寄宿親友的老酒。碼頭送行的二哥,焦急地拎著二瓶特級白金龍隨著黑壓壓的人潮湧入登陸艇;還來不及回轉一個身,匣門拉起、關閉;情急之下,二哥自三層樓高的甲板縱身一跳。

 

收錨。船開。

少年倚著甲板的鋼索,俯視著迷濛夜色裡的水花處,焦慮地搜索岸邊游栘的身影。生死兩茫茫的一跳。慢慢無邊際的航行。半個月後,落腳北台的少年才從家書中讀出平安。十九歲的離鄉少年;再一個十九載,他才頂著得獎藝術家的光環歸來高粱家鄉。

 

「那二瓶高粱呢?」

藝術家邀宴。台中五權西三街「京華煙雲」的高粱濃烈中,我靜靜地聽著同鄉藝術家年少片段。藝術家帶點憂傷的氣質﹔我只管追問雨瓶高粱的下落。沒送出去,也捨不得喝。已蒸發的差不多了,兩瓶泡過海水的高粱成了藝術家的感情私藏。藝術家的酣熱記憶,把我也牽扯入我的高粱島鄉。

 

父親種高粱,一種五千栽。

春分播種,炎夏收割。我那大陸來的老兵父親,一聲吆喝;長期服用檸檬精、五分珠的憂鬱母親,帶著哥哥和我,頭帶斗笠、手持鐮刀,遁入高及身的一片令黃穗浪中,攔腰砍高粱。虛弱的母親,常是不到幾百栽的光景,就蹲坐,消失在收割的家族隊伍﹔日落西山,堅持到最後一株高粱稈倒下,是矮個兒父親。曬穀埕、碾壓、曝曬、翻勻、裝袋;然後巴望著農會的人來論斤計兩。一斤高粱換一斤糙米,或者折算現金;高粱顆粒時而因為病蟲害、曬未乾、雜質多等多種理由,退回、拒收。一畝高粱田,換來一米缸的米,換取半身不遂母親的醫藥費,也換得二百元註冊費,以及豬舍中一隻隻乳豬。放學時分,又是父親推著二輪手推車,在校門口等著我,一路酒廠;在陰濕、薰人的酒氣中拉酒糟,拉回一車餵豬的酒糟飼料。

 

父親種高粱,養活一家人。

父親種高粱,但又不喝高粱。不是不喝,而是捨不得喝,只喝老米酒或雙鹿五加皮。父親的孩子,是在離開高粱田之後的異鄉歲月,才喝上高粱的。多少戰地征人,卸下征衣,碼頭排列的黃埔大背包中,是高粱酒瓶的碰撞交響,多少辭鄉旅人,小心翼翼用麻繩綑綁的,是白金龍、黃金龍的陳高。

 

「前三杯辣,後三杯麻,再三杯乾,第四個三杯甜,最後三杯才叫爽」.....高粱酒用「乎乾啦」的勸酒聲四起;之於我,永遠是一口杯下肚後的沉重高粱。

 

楊樹清,一九六三年生於金門。祖藉湖南武岡。歷任:洪健全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出版部企晝主任暨雜謎部總編輯、金門報導社長、金門日報駐台特派員暨鄉訊版主編、中華兩岸文化統合研究會副秘書長。現任:金門文獻委員、《金門學》叢刊總編輯、《續修金門縣志稿.文化志》主撰。著作:《渡》、《海上仙州金門》、《金門族群發展》、《金門社會觀察》、《金門影豫紀事》、《金門田野檔案》、《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番薯王》等二十餘種。曾獲台灣省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鼎獎圖書主編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等。

資料來源:金風玉露憶相逢,page374~375(金酒文化叢書)

文章標籤

雲端酒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